80后这一代

今天看了逻辑思维有关80后是挺倒霉的一代的说法,挺有感触,拿出来说说。

80后普遍爸妈是50,60后,50,60后那一代经历过文化大革命,77年恢复高考基本都没赶上,所以5,60后爸妈这一代人的境遇是尴尬的,普遍的面临机会的缺失,他们往往都在工厂、单位里做一名螺丝钉。

相比之下70后普遍的有机会参加高考,有不少人考上了大学,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和资源。

就算差一点的,迎上了90年代改革开放变化最大的些年,那时候5,60后往往有了孩子,家庭为重,不便出去闯。70后才20多岁,正当出去闯的时代,很多人首先成为了个体户,万元户。

5,60后在90年代的时候,30多岁了,也没玩过电脑,彻底的脱离了机遇,70后是在自己年轻阶段经历的电脑,也是自己有能力购买电脑的时候享受了信息改变,这一点70后再次抓住了机遇。

说完了爸妈这一辈人之间的差距,就明白了,50,60后偏穷,缺乏资源,60,70后这一批人资源多,机遇多。

80后作为50,60后的孩子,一直说起来前不着村,后不着落。

按理说,基本都有能力接触互联网了,都是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应该能力不算差。偏偏,到了职场发现70后正当权做主呢。

「你也不过就年轻人家10岁,人家也不差你几点,你怎么破?领导不给你机会,你就有可能白蹉跎几年。」

这也是我最近的一个感受,有的员工就是比较背,进了公司一直没遇到好项目,好领导,没人罩的娃儿就一直受到冷遇,得不到提拔。

那么是不是80后就一定比90后强呢?还真不一定。

70后爸妈往往给90后配好了存款、房子、车子。玩过股市的都知道,一直都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存过余额宝的都知道,土豪家孩子只需要存钱、收房租就能衣食无忧,而屌丝拼命打工一年还不如人家的利息多。

说完了这些现象,再说一个具体的个例。

以前的一个同事,也是85年,我06年毕业工作,他选择了06年读研。我08年的时候,已经工作两年,有还贷的能力,他才读研2,压根就没有考虑买房。

08年,经济危机,房价大跌,我买了房,首付也就10来万,贷款了40多万慢慢还。

2年后,我的房价翻倍140W卖了,而他刚毕业就要面对翻倍的房价,约150W。

这背后发生的故事便是温家宝的30万亿投资计划,房价泡沫虚生,物价飞涨,在物价飞涨的年代,把所有的资产和未来押宝在保值增值的房产,则是瞬间跟同龄人拉开了差距。他无论如何打工,都难追回这个差距。

这便是机遇,这便是超越其他人的机会,完全不需要智商,不需要聪明过人,只需要你恰好的出现在机会窗口面前。

这个机遇显然不是公平的,即便是同龄人,不同的选择也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但是从大范围的普遍的来看,70后是这几代人中,机会收割机。

他们赶上了高考,赶上了分房,赶上了90后下海,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坐稳了位置,孩子敢打敢冲,享受了房价暴涨的机会。

如果这个国家能对80后进行补偿性措施就好了。

那么逻辑思维里支了个招,80后,实在不行你就做个手艺人,让你在市场节点中给一个自身的价格定位吧?有回头客,自然就能勤劳致富。

我感觉这只是一个中策,干手艺活儿的或许能这样,办公室白领可不行。

首先,跳槽能解决问题吗?你还是只能获得市场价,要想扳回本,仅靠市场价,杯水车薪。 其次,做一个单独的手艺人节点,是违背了团队协作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的。没错,有了电脑,你的确可以一个人干了所有事情,但是你效率低啊。分工协作才能产生最大效益的,忘了不?如果大家都去做手艺人,显然会有人成立团队作战。

假定今天要做一个事情,可以100%分工协作交给其他人,然后约定好价值分工体系,约定好回报,做完之后,下一个人一样可以接包。这样的,猪八戒,freelance,已经证明不成功,只能小型接包,不能形成的系统的协作模式。

那么80后该怎么办呢?

首先,80后在工作能力、态度,都是比70后有优势的。80后经历了强制英语4级,大学教育普及度更高,对世界公平、平等的理解更深刻,他们缺乏的只是机会。

那么哪里70后的竞争压力最小呢?

外企,说白了,国内有70后压力,外企没有,外国没有70后,80后这一说,他们不像我们这么显著的差别,或者错开了高峰。

出国,海外机会多不是开玩笑,很多人出国后都成了当地的核心劳动力,待遇自然不差,权利和资源都能获得不少。

向90后学习他们的心态,不要倚老卖老,互联网时代变化就是特别快,固步自封往往会吃亏。在这一点上,我很怀疑70后还能继续保持学习,总归能在一些新机遇上翻身。

在这样的机会出现之前,只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怨天尤人,学会等待机会,制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