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Nobodycanstopusraising
layout: post title: “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description: “” category: tags: [] —
最近我在考虑让孩子出国留学还是在走国内线路的时候,发现其实国内的培养体系,不仅避免了高额的异地生活的开销,更加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培养形成,更加适合不断快速发展中的社会环境。
其实很多年前,大概在15年的时候,我就想直接移民出国。那时候,遇到一个同事,境遇相似,攀谈起来。可能家庭生活并不快乐,写代码却很开心。工作上也有回报,他就一个人带着孩子艰难的移民了,公司也给他办了L1绿卡,我很佩服他的勇气,工作并自己奶爸,一定很艰难吧。虽然交际略少,却长驱直入核心话题,我问他以后打算怎么办?他甩头发一笑,凉办。后来朋友圈略有耳闻,也过得挺好的。
我们中国人说的成家立业,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家庭不快乐,你是无法立业的。当然了,现代生活选择丰富,也可以一个人立业,或者谈个对象立业,那种不结婚一切都好的生活状态。也许这类case,要把时间线拉长到一定程度,回顾人的一生,还是有一个坚强的家庭后盾,才能事业上后顾无忧。至少古人说的,如果一个人精神不快乐,事业是无法专注的获得成功,这个道理其实简单几个字就说的明明白白。
成长在中国,其实是很独特的体验。
独特在于我们这个民族刚刚从百年屈辱中爬起来,大家都在一头劲的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国家政府也在从过去主义意识形态斗争,进化到到现在的精细化运营管理,有挑战,也有机会。
好在整个国家的人,都很奋发图强,改变自己,改变中国的命运,这样子冥冥中内心的呼喊,回应,回响,构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从农村中走出来,在城市中通过辛苦的劳作,争取到了自己的一片天空。我还记得98年的世界杯主题曲有一首,一个黑人唱着,Do you mind if I play,彷佛意思是一个黑人,加入了西方的社会舞台,去踢球,快乐,赢得比赛。那一个小小的种子就在心里种下了,虽然没有最终到足球场上驰骋,但是走遍了好多地方,见识过很多世界级的顶级软件开发团队,也算是以自己的方式加入了世界合作的洪流。其实希望的种子,就是给了他一个愿景,给他自己去默默的想,然后慢慢的等,这个声音,回响虽然慢,但是迟早会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我们这个民族有很多璀璨的,历史悠久的文化,那些饱含历史经验教训的词语,在西方没有,譬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从古到今,几千年的历史的教训都摆在眼前,在中美激烈对抗竞争的历史主题下,更值得回顾一下老祖宗的经验教训。其实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这一代人的走下坡路,然后中国这一代人有骨气的,有精气神的,新生的力量,其实一点都不如他们差。
如果美国继续保持open,自由开放,吸引全球的人才过去赚自己的美国梦,也许主打自己的优势,还是有搞头的。可惜,如果走向了闭关锁国,那么走下坡路也是很有可能的。
江苏城市联赛,也鼓噪搞出来了全球第一大联赛的感觉,一下子调动了所有人的热情,原来只要组织的好,没有假球,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大家都还是有热情的。身处苏州上班的我们,怎么不为自己家乡自豪?那么组织这些的人,是否跟我一样都是80后,默默的修改了传统的那一套,开始了新玩法?我觉得是很值得期待的。
毕竟老一代人退下去了,新的人站起来了。
作为80后在这个时代中长大的人来说,小时候我经常能看到烂片,甚至那些烂俗的故意搞笑剧情。我妈看得哈哈哈大笑,什么婆媳关系剧情,一看就知道是演的。现在我渐渐看到有内涵,有深度的视频,电影。
很多西方垄断的技术,我都看到我们这一代人在慢慢突破,找到更好的选择。虽然芯片和操作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突破,但是指日可待吧。
我经常有一种感觉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曾经技术垄断搞我们,我们前人辛辛苦苦在生产线赚来的辛苦钱,进一步投资变成了技术,实力,基建。
最近被安利听了周深的《光亮》,听了很多遍,那里面讲的那种几千年一刹那,轮回路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