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胜

至今,公司股票跌了30%吧,好多钱不到一个月之间掉光光。 有点打懵了的感觉。 从小到大,从没亏带过谁过,辛辛苦苦的工作,没给社会添乱,纳税,消费,都没落下。 可是一瞬间,公司美股跌得那么惨,国内股票也跟风跌得一塌糊涂。 一个疫情就带走那么多财富,我招谁惹谁了?突然对世界好失望。 怪国内政府不给力吗?不能不说后期力挽狂澜。怪特朗普只会吹牛逼吗? 很多美股专家分析这个分析那个的原因,每天都分析的比什么都细致。 其实在我看来美国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中国人比美国人勤奋,甚至中国人比全世界都勤奋。 我们比任何世界上的国家都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也比其他任何国家的人都懂得勤奋致富,愿意起早贪黑的奋斗。 凭什么一个勤奋的人挣的钱会比懒惰的人少?这个世界从来不会亏待努力的人。 凭什么一个7天就能建成医院的国度要比一个整天搞政治正确,整天歧视的国度差? 我从小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好,见识了一路越来越好的30年,也见证了中国一个个奇迹的诞生。 现在我们长大了,成为了现在国家的主要年富力强的经济中坚部分。 像我这样努力的人,身边比比皆是。 有各种各样的拼搏奋斗的人生,有成功的,也有还在路上的。 你告诉我一个疫情就要把中国给打趴下么? 不可能! 没有人会因此倒下,我们要继续努力 该消费,该贡献力量的,都继续做。 80后那一批都长大了,成为了主导攻坚力量了! 是该轮到我们带领国家走过这段艰难的日子了。 该吃该喝该学习,都要继续。 坚决不抛售,我们就是定海神针。 这时候再也没人说重蹈日本那失去的20年了,再也没人说阿根廷中等收入陷阱了。 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服输过。 我们就要带领中国走进世界第一的大国。 中国必胜!

武汉之一些不成熟的建设性想法

今年春节恐怕是有史以来最特别的一年,买好了机票,我思来想去,还是退了票,一路开了1300公里回家。 武汉的疫情让所有人都忧心忡忡,人人自危,走上大街已经没有了昔日的热闹,冷静的商场里没有几个人逛街,偶尔碰到几个都是带着口罩,都在昭示这严肃的现状。 公司单位在统计春节出游影响,孩子学校也在统计,口罩开始实行限额购买,有良心的商家在出大价钱发动生产,各个地方的医疗专家志愿奔赴前线,武汉当地甚至要7天建设一个医院,甚至一个晚上就要出设计图纸。 整个情节像极了《切尔诺贝利》,同样的领导瞒报导致拖沓错失拯救最佳良机,同样的隔离放弃一个城市草菅人命,同样的迫不得已集全国之力去拯救,同样的前线人员伤亡惨重。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总是中国,苏联这样子集权式的国家会出现这样子的悲剧。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的特点就是:人多。 因为人多,扁平化管理不实际,只能创造出金字塔的多层级的结构,必然效率低下,应对高优先级的任务无法迅速上报开始实施。 因为人多,生育率高,孩子多,可以同化其他民族,当年满族游牧民族那么牛逼,一样被我们磨得服服帖帖,乖乖呆在家里带小孩子。 因为人多,所以我们可以众志成城,建出高铁,航天,原子弹,各种牛逼的创造性输出。 也因为人多,我们鱼龙混杂,耳目视听充斥着难以分辨的信息,反智,反动,妖言耸听的总不缺乏市场。 也因为人多,我们凝聚力很难统一,遇到有争议的、有两面性的问题,必然把人群分裂成两拨人,当年的共产主义、资本主义之争,左右之争,总是喋喋不休的吵来吵去。相反倒是美国敲打我们一下,我们立马就团结了。 管理这么大的国家,必然充满了难度。 不过数据结构上讲,管理团队的结构设计与软件算法数据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内存管理角度上讲,谁分配内存,谁负责销毁。自己的锅,自己背。 行动上讲,封城的思路跟当年非典处理方式,如出一辙,110年前东北面对黑死病,也是这样的措施。 本质上就是把问题范围控制在一小圈内,严格阻止人工流动,换来疫情不扩散,范围内的就作为损失的一方。逻辑上讲,没太大问题。属于抓大放小。 于是复盘看起来,封城的时机点就很成问题,抉择久,下决定太慢,成了很多人吐槽的点。 细究起来,这个问题真的出在组织结构布局上。 软件上讲,我们有很多高优先级高实时性任务,也有低优先级任务,高优先级任务是可以无视低优先级任务,第一时间得到处理的。 在我看来,传染病等卫生健康事务应该单拎出来独立向上级汇报,避免了高优先级通道的任务与低优先级通道一并挤占再上报给中央。 譬如各省卫健委不受当地省委、省人大领导,直接汇报到中央统筹决定。有自由决定封城的权利,不受第三方干扰影响,并且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中央的做法相比之下,每次都成立专项办公室,权利高切覆盖原有的组织结构,专项整治。 这就是导致了每次都是组织结构错综复杂又与之原有的部门结构冲突,冗余。而且新成立的办公室跟原有的工作模式不尽相同,自然刚开始缺乏行动力。 其实很多人很矛盾,既想要一小波人的效率,又想要一堆人的优势。 韭菜,需要人来割;好处,又想着一个人独吞; 享受着大家一起创造的美好中国,又一方面嫌弃着这个,那个的不好。 这方面我们就缺乏美国的那种民主自治精神,很少有人带头一喊,兄弟们上,一起去把事情给办了。 相反,倒是不乏那些带头一喊,把政府警察给打了的事例。 一方面大家抱怨着政府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一方面又需要政府给他这里那里给安顿好。巨婴的孩子一样。 我倒是觉得我们国家应该更加开明的推进系统性的教育,越高素质的国民,越高的收益。开发国民潜能,才是最该着手的。...

观罗小黑战纪有感

看《罗小黑战纪》一如既往的睡了前40分钟,那电影其实品质不错,音乐很试图模仿千与千寻,还凑合。请的乐队应该是高品质古典乐队,编曲稍微差了一点点,不过国内品质已经算很高的了。 它让我想起来千与千寻的那些片段,千寻是那么的天真无暇,她以真心换真心。再可怕的怪兽,只要你无邪心,它总是会给你一条出路。 说起来很像信任,我觉得其实就是很简单的选择,你信任我,那就一直跟我走。 可是生活总是那么可笑,总有人墙头草,选择了我,然后背弃了我,然后另一头混不下去,又好意思跑回来想重选一次。 上善若水,可能是最适合我的态度,不搞别人,用平常心真心对待自己和别人,朴实的走出自己的人生。 有些事情真的回不了头。 如果你听过Nocturne No.2 Op.9,你就知道肖邦作给前妻的曲子的忧伤,你就能理解很多事情纵使再完美的回忆,滑落千丈落入凡间,一地柴米油盐的无法收场的惨痛。 也许忘掉是最好的方式。 有时候很愤怒,公司里总有人勾心斗角,还总有人不断的试图攻击我。这么多年的拉锯战,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 福老板给我们寄了一本书《The speed of Trust》,是啊,我们都太缺少信任,以至于不可调解的矛盾放在那里,连互相说句正常的话都不乐意,所有的争执都摆在领导面前,私下毫无沟通。 Kent说《how to influence people》很值得一读,一副恨自己不早读这本书的样子,估计他在Airbnb日子过得很潇洒,突然发现社交更重要。我搜了一下,嗨,原来是卡耐基的《人性的缺点》,我初中就读完了。 卡耐基说,要给人们需要的,要用性、成功的欲望去勾引人,要鼓励,表演,夸别人,团队才能成功。永远不要批评别人。 可是如何去夸别人做的一团糟的代码,鼓励他们往我要的方向努力?不站出来说不,就是自己背黑锅。 朋友说,她们公司的供应商太垃圾了,做个衣服都做错了。她也很难不去批评人家。卡耐基,你到底说点有用的啊? 昨晚学校让大家准备音乐比赛,可以报名上音乐培训课。 儿子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人来疯,让他准备一脸不情愿。不批评行吗?上不了课,就是自己掏钱120一节课的培训课,每节课都是20个甜甜圈,你说不努力拼命准备一下,这不是浪费钱么? 一顿凶,儿子眼泪吧嗒吧嗒的掉下来,不敢说话,不敢唱歌。后来各种努力下,好不容易唱了一下,还挺好的。然后扭头就睡,不想理我。一副委屈状。 第二天早上又习惯的靠过来,抱紧我睡觉,嬉笑打闹。似乎什么都没发生。 第二天,临表演出发前,我听到隔壁的家里的妈妈对着女儿大吼,“你不去表演唱歌,那你就做一下午作业!”,然后传来女孩子的哭声。好可怕的女人。我有点同情,也同情自家儿子,我无法控制这个时代的焦虑感,更自责对孩子发火。可是谁给我一个两全齐美的方案呀?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缺点和安排,很多时候都非常赶,时间、金钱、机遇,一样都不能少。 表演前,我拉过来儿子说,你别打闹了,要不要复习一下歌曲呀?他一脸的自信,你别问了,我到时候会唱,我就点点头。 结果出来后,他拿着乐队录取通知书对我说,“爸爸,你快读读,这是通过了吗?” “嗯,通过了!还是大提琴耶!”...

35岁现象

35岁似乎在中国是个软件行业人员从事的坎。 成为高管可以衣食无忧,如果还是低级别程序员似乎就过得很烂,人生失败。 我们不否认渴望晋升的愿望是好的,改善自己的生活永远没有尽头,多努力则多成功。 但是以35岁成为高管来界定人生是否成功似乎是一个智障一样的判断。这样的判断在软件行业里普遍存在着。 在国企、体制内,35岁恐怕还只是科长,处长就了不得了 在工厂恐怕40多岁的技工大把大把的有 会计,我们可能都习惯了40多岁的中年的形象 公交车司机大部分都是中年了,老年的也大把大把的 其他行业人家都不管自己叫失败,为什么中国软件行业到了35岁不到高管就叫失败? 还是那句话,35岁你以为你懂了所有的了?随便找个软件基本原理考一考,有几个真正全部掌握的?22岁毕业到35岁,才11年工龄,我都不敢说什么都懂,凭什么企业就有这么硬气说不要35岁以上的人? 中美贸易战上,国难当头,按说软件行业人员应该更加团结,尽可能的加强国产软件,提高国内软件人员技术水平才是。 就这么小的一群体,还互相瞧不起,甚至制定一个35岁才招的政策。 怎么着,35岁有家有口的不能写代码不是? 年轻人敢加班,中年人有设计功底,懂项目管理呀! 咱们就算看看人口结构,你也知道,年轻人就这么几个,你哪儿来的底气只招年轻人?你招不到!马上都要跑步进入老年社会了,年轻人缺口那么大,凭什么老程序员就不肯用了? 真是越看越气,国内真浮躁,没有几个人用心做事情!

打倒996!

先说结论:996是错误的!是新时代的包身工!这是开历史的倒车,这是违背劳动法的软件行业潜规则。 我是一名从业10多年的外企RingCentral的软件开发经理,我们实现了955,今天我要站出来讨伐万恶的996制度。 996是有规律的每天早9点晚9点,每周工作六天的公司潜规则制度。 我接下来从各个角度来击败各种试图辩解的言论。 996加班是违法的 按照国家劳动法,无偿要求加班是违法的,付加班费的话要2.75倍才够,目测国内基本没有符合的996公司做到这一点。 大家要提高法律意识,明明被老板侵权了,怎么还有人在帮老板说话? 996加班在伤害软件行业从业者 如果说体力劳动者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工作内容也近似线性的增长的话,那么软件行业的脑力劳动者就显著不同了。 长期996模式加班,大脑得不到足够的休息,Bug数量直线上升,工作效率极大的降低,软件工作者身心受损,无法长期健康的工作。 就更不必谈很多员工步入中年,都上有老下有小,每天9点下班,你让祖国的未来谁来带?996给软件行业从业者家庭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大量中年程序员猝死,进ICU,就是一个个的铁证,996是伤害软件行业从业者的。 996是愚昧公司的政策 很多公司甚至任务早就做完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要晃荡到9点才能下班。 究其原因,这是一种愚昧管理,管理者思维僵化,组织结构混乱的一种表现。 很多老板看着上万的员工准时下班,那叫一个心慌慌。于是一拍脑袋,你们都给我实行996制度加班吧,美其名曰:狼性文化 那么仔细想想,老板为什么会心慌慌?很大的原因在于懒政管理,他不信任下属,他也没精力去管理下属部门,于是直接一刀切,总比没有好。 如果一个积极的管理者,实现好MBO,OKR等各种优越的考核方式,精准的实现了下属的权责统一,他又如何会不信任旗下部门的表现呢? 另一方面来说,很多公司之所以得以实行了996,不得不提很多中高层管理者的作为帮凶,实现了996心照不宣的制度。 这些上个世纪的管理者,拿着拙劣的管理技巧,各种拍须溜马的迎合领导者,间接的成了996制度的维护者。 如果这些管理者拍着胸脯对老板说 “老板,我们不需要加班就能完成我们所有任务。”,请问老板又何苦吃力不讨好,强逼大家加班呢? 996加班是在伤害整个国家 这里有3个角色,公司,员工,国家。 公司看似通过996获取了短期利益,项目进度提速了,看似赢过了竞争对手。 员工则失去了健康和身心自由,短期看似无伤大雅。 长期来看,国家则失去了长远的人民的身体健康,失去了夫妻生活时间,失去了养儿育女,孝敬长辈的时光,失去了休养生息,失去了人民群众灵感和创意的源泉。 那些创业、车库startup的故事,其实就是从闲暇时光开始,如果你每天996,一旦闲下来,你就只想休息,你是无暇去停下来做一下真正的思考的。 难道我们国家只能指望马云、刘强东来思考吗?其他群众就是弱智吗? 996加班给了加班费就合理吗?...